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改善方式~
文:吳孟潔 職能治療師/侯鐘堡醫師
「吼,他很像身上長蟲,動來動去、跑來跑去,停不下來耶,講了也不聽!」
「學校老師常常跟我說,我的孩子上課都在發呆、老師的指令右耳進左耳出,跟不上其他同學,怎麼會這樣?」
「孩子常常一玩起來就像壞了的馬達,上課也常常插嘴打斷老師,我可以怎麼幫助他?」
上述這些疑惑,是許多過動兒家長的心聲,也是許多家庭的困擾。
當孩子有過動特質,或者是確診為過動兒時,請先不要氣餒或懷疑自己,演員威爾史密斯、太空人史考特凱利、廚師傑米奧利佛、奧運金牌費爾普斯等,本身也是過動兒唷。重點在於了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及後續的處遇。
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為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
學齡期兒童中有約5-8%受到影響,也就是說每一個班級平均有1~3名過動兒。在性別上,男生發生率比女生高,早期經常因為「男生比較調皮、好動」的刻板印象而忽略。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分為三個類型:
1. 注意力不足型(ADD):
- 日常生活中看起來常發呆恍神,經常往東忘西,連帶影響生活常規執行的效率。
- 上課聽講、或是家長/同學講話時常常像是沒在聽。
- 上課、寫作業的時候常漏掉細節,難以維持持續性的注意力。
- 容易受到外在刺激而分心。
- 在需要專注思考/組織多步驟上的遊戲有困難。
- 逃避、排斥需要持久專注的事。
2. 過動衝動型(H-I):
- 手腳經常不停的動、製造出聲音,話量大,難以長時間安定的樣子
- 在學校常在座位上動來動去,甚至起身走動。
- 經常處於活躍的狀態,好像被馬達驅使般的行動,在不能奔跑的場合也無法控制。
- 常常在別人話還沒說完時就插嘴表達自己的想法。
- 難以等待
- 常打斷別人或干擾別人的活動。
3. 混合型(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
- 上述兩者特徵都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
可分為三類
神經性ADHD:為神經系統所造成。
飲食性ADHD:飲食造成,因個體對水楊酸鹽飲食會產生過敏,而形成ADHD。日常生活中有些漱口水、牙膏、香水或某些自然食物中會含水楊酸。
教養性或假性(ADHD):經證實非以上二原因,是教養不當或環境因素所造成。
先天體質:大部分的ADHD是生理方面的疾病,有些學者認為是腦部「前額葉」發展得較同齡孩子來的慢,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因此ADHD是神經系統的問題,並非單純只是孩子先天氣質活動量大或容易分心而已。
後天環境:ADHD也受到後天環境影響;家庭系統中,不良的夫妻或親子關係、教養方式與互動也可能影響症狀的表現。因此以家庭為中心的親職教育,在ADHD的治療中也是重要的一環。
人際行為與心理發展
ADHD雖然是神經生理上的失調,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因為其注意力、過動與衝動控制上的狀況,經常面臨比同儕更多的學業與人際挑戰,也會影響其內心對於他人的基本假設與自我概念,而這又會再回過頭來影響孩子的行為,環環相扣。
亦即隨著孩子的發展階段,原先神經生理上的問題,容易逐漸變得更為複雜的
「生理(神經系統問題)–心裡(孩子心理的挫折感)–社會(現實生活沒朋友,家庭關係緊張)」問題。
處遇方式
從一個全人的觀點來看,我們的處遇方式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思考孩子面臨的問題並從中著手,對症處理。
生理層面針對孩子的生理功能,例如:動作能力、組織計劃能力、注意力系統、感覺統合等等。
心理層面為聚焦孩子內在心理的認知與情緒。
社會層面則是著手於孩子的人際關係與互動策略、以家庭為中心的親職教育、以個案為中心的親師溝通與班級營造。
如同前述,有許多名人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所以家長先不要氣餒。
除了孩子要接受對症下藥的療育以外,您也要成為他的伯樂!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勢與劣勢,家長不只要了解孩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吸收與調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與家庭環境、致力親-師溝通以外,也要找尋並記得孩子的優勢特質與亮點,找到屬於並且適合他專長與休閒活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上天給孩子與家庭的挑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並非代表孩子的全部。
原力復健科診所在上述對ADHD孩子與家庭的了解之下,提供完整的小兒物理、職能、語言治療,提供孩子動作發展、感覺統合、語言與非語言溝通、人際互動、情緒理解與表達、日常生活自理練習上的療育訓練與家長諮詢,增加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減少家庭在兒童療育過程之負擔與壓力,歡迎諮詢。
原力復健科診所兒童發展專業團隊:https://drbao.org/forcerehab/force-staff/
其他兒童發展文章:https://drbao.org/category/兒童發展
延伸閱讀
運動與專注力的關係?https://drbao.org/brain-focus
家長必知處理拖延病的四大原則https://drbao.org/ot-case1
感覺統合與兒童發展概述https://drbao.org/si3/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https://drbao.org/ot-case2/
你所不知道的球池https://drbao.org/si2/
肌肉張力是什麼https://drbao.org/muscle-tone/
認識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https://drbao.org/dd/
![加入原力兒童的line得到最新資訊](https://img.drbao.org/wp-content/uploads/2018/12/%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9-01-07-%E4%B8%8B%E5%8D%884.28.25.png)
![馬上預約](https://img.drbao.org/wp-content/uploads/2018/09/%E9%96%80%E8%A8%B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