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鐘堡醫師
侯鐘堡醫師 DR.HOU
快速康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讓患者能夠把時間投入在更有意義的人生
有夢,就去追吧,其他都是多說的
台北原力原力復健科 院長
光-再生醫學 院長
運動傷害治療專長AKA 關節魔術師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ACSM-CPT
---
媒體邀約 產品代言 業務合作
請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今日好幾位 膝蓋後側痛的患者 連續的來。 我想說是怎麼了 這麼多人膝蓋後面在痛
google了一下 原來是我網站關鍵字:膝蓋後側痛 長年佔據搜尋第一名
奇怪 這個字怎麼沒人做搜尋關鍵字呢?應該是 這個地方的問題 不是很好看吧!各種千奇百怪的病症都有可能 根本就是燙手山芋
像我今天就遇到了好幾個膝蓋後側痛 診斷分別是:肌腱炎 肌腱炎 肌腱炎。
其中一位患者還問我說:肌腱炎 會這麼痛喔!!!
對啊 肌腱炎 就是 會這麼痛喔!!!😅😅😅
順手捻來的診斷:貝克式囊腫 靜脈曲張 膕肌肌痛點 坐骨神經 痛... 退化性關節炎 關節積水 後十字韌帶扭拉傷........
每個病症 根本的問題都不一樣 非常的燒腦
真的是很麻煩的 人體三不管地帶 難怪大家都不想看這個部位😄😄😄
而且這個地方的構造又超級複雜....有肌腱 韌帶 肌肉 血管 神經 筋膜 骨頭...oh...
膝蓋後側痛 又稱膕窩痛 舊文分享
-----
膝蓋後側痛常見原因
跑步後受傷 最常見. 運動 騎車 重訓後受傷
膝蓋退化 積水 導致膝蓋後側痛
車禍 外傷 扭傷
姿勢不良:膝蓋長期過度伸直 (Backed knee)
久站 久走
腰部 臀部神經導致 坐骨神經痛
膝蓋後側痛常見診斷
腿後肌激痛點轉移痛
膕肌激痛點
膝蓋半月板受損
腿後肌腱炎 上側腓腸肌腱炎
膝豆狀骨發炎
膝關節積水 膝關節退化
後十字韌帶受損
貝克式囊腫
[腿後肌激痛點轉移痛]
常見於跑步運動 自行車運動,運動過度 造成肌肉緊繃或拉傷。疼痛會遠端轉移至膝蓋後部的地方,因此會很像膝蓋裡面的問題,但其實是大腿後側的激痛點造成。
若是合併久坐的工作、生活習慣,使筋膜長期緊繃,則會更常發生。
建議可以多伸展放鬆腿後肌肌肉及下肢筋膜。或使用筋膜槍放鬆皆可
[膕肌激痛點]
常見於跑步者,跑步訓練過度。若是合併有姿勢不良:膝蓋長期過度伸直+工作需久站 等危險因子,就更容易發生。
患者會覺得是膝蓋正中間的地方疼痛,但其實是膝蓋後內側 深層的膕肌疼痛造成。
有些患者會疑問:這個肌肉問題,我自己休息不會好嗎?
根據觀察 過度緊繃的激痛點 就算完全休息 停跑 也無法完全改善
需要醫療介入 該過度緊繃的肌肉才能放鬆的
[膝蓋半月軟骨受損]
半月板受傷有兩類:
高衝擊性受傷型 ex. 車禍外力造成,嚴重扭挫傷
緩慢退化型 a. 通常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半月板磨損 b. 運動過度 運動時姿勢不良 導致半月軟骨磨損破損
兩者受傷造成的半月軟骨受損,治療預後也不同。若是強大外力造成,半月板破損通常較嚴重,高機率需要手術治療。
若是緩慢退化型,或是小扭挫傷型,治療預後較佳。通常 PRP注射治療、震波治療 即會改善許多
半月軟骨受傷症狀:
膝蓋疼痛 或 不會疼痛
膝蓋內側 外側 在蹲下時有聲音
不時會有膝蓋卡住的情形 如 齒輪內有小石頭 卡住的感覺
膝蓋可能不能完全蹲下
常合併其他重要構造受損:如 十字韌帶 內外側副韌帶 等
[腿後肌腱炎 上側腓腸肌腱炎]
類似腿後肌激痛點轉移,但是為肌腱的部位受傷,因此較難以治療,症狀持續較久。
常見於跑步者,跑步時喜歡勾小腿者
或是公路車騎士 踩踏時往上用力過多,導致肌腱發炎
通常復健效果不佳。因為是肌腱處發炎 最佳治療方式為 震波治療
[膝關節積水 膝關節退化]
若是長輩>60歲 抱怨膝蓋後側痛,機率最高第一個要考慮的是 關節退化積水 第二個是 貝克式囊腫 第三個是 後十字韌帶受損。
症狀:
若是關節積水,患者常會抱怨膝蓋後面腫腫的,以及抱怨不能蹲下,或是蹲下時很緊很卡疼痛。
那是因為關節腔內的水過多,滿出溢出至膝蓋後方,造成膝蓋後側神經被壓迫而不能蹲下。
[膝後十字韌帶受損]
膝蓋後十字韌帶受損 屬於不好治療的疾病,平均診斷期>6個月
患者通常需更換許多位醫師後 才會發現是後十字韌帶受傷 而接受適當治療後修復
患者通常感覺膝蓋後側深層的疼痛,但又摸不到疼痛的地方。
常會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但治療效果不佳。
後十字韌帶為膝蓋最粗的韌帶,擔任膝蓋穩定的主要角色。因此受傷後膝蓋常有 無力 不穩定 的症狀
又因韌帶血液循環較差,因此 後十字韌帶受傷者 幾乎不會自行修復
[貝克式囊腫]
貝克式囊腫 為 膝蓋後面會腫一包 裡面常會積水 或是黏稠的液體。有時候非常黏稠很難抽吸出
此囊腫為良性的 非惡性。為某些人的膝蓋關節囊退化組織,形成一個囊袋而未完全消失。
常與前側的關節囊相連,因此水容易從前面 擠到後面去。然而袋口狹小,因此水無法跑回較大的關節腔而排掉。
貝克式囊腫 常與 糖尿病患者 膝關節退化 有關。
膝蓋後側疼痛結論
膝蓋後側疼痛的原因眾多,相對於前側疼痛者也是相當複雜。後側是相當困擾的。因膝蓋後側屬於相對不好診斷、不好治療的區域。有此問題者,可找信任 有經驗 或相關運動經驗的醫師 進行診斷及治療,通常皆可良好改善。
... See MoreSee Less
- likes wow 99
- Shares: 20
- Comments: 2
台北原力復健科
徵一位專職物理治療師 執行自費治療:震波治療 高能量雷射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重量訓練 歡迎挑戰高薪高抽成 意者私訊 感謝
... See MoreSee Less
渣打馬順利完賽 4:29
以沒訓練的狀態下完賽 極為痛苦
建議大家練了再去比 不然真的很沒意思
前21k 速度自己非常滿意 25k之後急遽降速
其實就是 練不夠
不對 是根本沒練。
如果人生有選擇
新事業 VS 運動成績變好
你會選那個?很明顯我就是無法兼得的那個…
每次我想練習 就會有不同的工作上門……
對於事業的我:開心 新挑戰 喔耶
對於運動的我:欸欸欸 你今天又耍廢了~
沒辦法 兩者共用一個 已經年紀不小的身體
恢復體力也慢~
不過今年度(這場我是算2024的coda)的跑步比賽終於告一段落
也祝大家新年 運動愉快 新事業順利
... See MoreSee Less
感謝我的老朋友 三總精神科主任 陳田育醫師 跟我(復健科)分享 身心科患者使用靜脈雷射的經驗
通常身心科嚴重的患者 都會到醫院住院進行一陣子的(大型)靜脈雷射治療 回家後 可以使用小型靜脈雷射手錶 進行維持治療
靜脈雷射的使用在 身心科患者的 疼痛 睡眠 焦慮狀況
都會改善很多
後續效果都還蠻好的。
我們感謝他的經驗分享🤗🤗
期待更多 憂鬱 焦慮 失眠 疼痛 的患者使用
#陳田育醫師
... See MoreSee Less
「髕骨疼痛症---年輕人的膝蓋退化=跑者膝。
以下本文全手工生成 無AI痕跡
40歲的小偉非常的喜歡各種運動
最近迷上了慢跑 就什麼練習 就去報名了21k半馬的比賽
跑完後 膝蓋就很慘了 多處疼痛
一些痛慢慢消除之後 有幾個痛點漸漸變得明顯起來
1。膝蓋骨上方疼痛
2。膝蓋週邊莫名模糊的疼痛
3。膝蓋外側痛
嗯 一個小小的膝蓋可以痛這麼多地方 也是厲害
幫他一一觸診 超音波檢查後 發現了一堆病症:
1。股四頭肌肌腱炎 超音波看到發炎
2。髕骨疼痛症 髕骨裡面有積水
3。髂徑束症候群 ITBS 肌腱發炎
稍稍加強說明一下症狀
1。肌腱疼痛的方式:股四頭肌腱的痛 會摸得到疼痛點 大概會像針刺 撕裂 發炎的痛
通常痛 可以藉由某些代償動作避開 但里程數增加時 就避不開 因為可以代償的人也累了
這時候就會大爆炸劇痛……
2。關節軟骨疼痛的方式:悶悶的痛 摸不到痛點 運動後發炎加劇 通常會更加疼痛的多
可以整個大關節的範圍 甚至膝蓋後面都在痛
有可能舉步維艱
某些輕微關節炎 患者會說
"醫生啊 我這個膝蓋痛 日常生活就是微微痛而已 但跑步熱身3k後完全不痛了 之後跑起來也完全沒問題 這樣我是不是好了?"
我 "好了你幹嘛來?"
"因為隔天爆痛 整個膝蓋腫起來……我是不是不會好了"
我 "對啊 你這是退化 不會好了……😅(我應該會被打)
改口---你這是軟骨磨損 打針可以改善90趴 但不太可能完全好"
"可是我想要完全好"
我 "……………這裡有個打針套餐 你可以打7749針 包你好到滿意 不夠滿意 那就再打7749針 一定會好"
以上為診間常見Q A
很多人有迷思 覺得每天都痛 但是動一動會好一點 但隔天就痛了 這樣是要不要看醫生?
輕度關節炎就是動一動會比較好 所以要每天輕微動一動就好 增加關節液循環 肌肉強度
矯枉過正 太貪心 一次動太多 關節就會大發炎 積水 爆炸
這種狀況要不要看醫生? 都可以馬~
我是天天看醫生
因為我天天照鏡子~
3。髂徑束症ITBS
就是跑步新手常見的膝蓋外側痛囉
腳一定要伸直才能採地 一彎就超級痛
然後會越來越痛 我超級知道
因為我以前就是因這個問題 交到女朋友……😅😅😅
貼個肌內效就好多了
這個病症一定要記起來 想交女朋友 ITBS很有用的
===
結論:
跑步的人口越來越多 記得循序漸進 每週加的里程數10到20趴以內 比較安全
肌腱韌帶強度 是以6個月為單位增強的 所以無法短時間練起來
狂推里程 凶猛練跑的結果 就是肌腱韌帶關節 都會出來抗議
然後就變成 3天練習 3週養傷😂😅
膝蓋痛要不要看醫生?
隨緣吧 男醫師帥 女醫師美 想看就看囉
FB不能貼精緻圖 只能貼醜圖 真的是…天才策略
... See MoreSee Less
好幾天沒發文了,工作忙碌臉書只能先耍廢,但是還是要來跟大家說文解字ㄧ下
寫完覺得有點文言文 …🤣🤣
======
50歲男性 抱怨髖關節及臀部後側痛3個月以上,此疼痛除了在屁股區域,還延伸至外側膝蓋,甚至到腳跟,足部有輕微麻木感。
主要疼痛區類似下圖
髖關節檢查MRI時,一切正常。
MRI檢查腰椎,也是正常,椎間盤全部ok。
患者一開始當作是梨狀肌疼痛,接受局部注射治療。但效果不佳,疼痛迅速回覆。
乍看之下 很像坐骨神經痛 或是 椎間盤凸出壓迫神經導致腳麻。
但經堡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腰部韌帶不穩定,連帶導致髖關節的疼痛。
這在臨床上其實非常常見。
因為:"髖腰本一家"
問題本來就不好區分
====
可是患者會說:可是我腰不會痛!而且檢查都正常!
其實,腰部的韌帶問題,不穩定等等狀況,不容易由醫學儀器檢查發現。
那怎麼診斷呢?其實可以進行診斷性注射。
直接使用增生療法 注射可能受傷的韌帶部位,在注射時患者即會有反應 該部位是否是病灶位置
即可進行同時診斷及增生治療的雙重效果。
======
增生治療腰部後,患者本人終於確定他的臀部不適狀況 主要是腰椎引起。
因為腰部注射時 非常僵硬且酸痛, 並且注射完有"沉重感" 即為增生治療的正向反應
臀部進行注射時,反而感覺還好。
此即為 第一次的增生療法:診斷即治療
增生療法宜每1 2週進行一次
共進行4次或以上次數 方才有效。
有點文言文 希望你有看懂 留個言讓我知道
臨表涕泣 不知所云
給一個今天的媒體工作照,圖文不符請見諒
... See MoreSee Less
2025 是個充滿挑戰的一年
每一年我都想說:
去年真的是最累的一年 今年應該會好一點吧
事實証明我想太多了
負荷只會越來越多 挑戰只會越來越激烈
~~
沒關係 該來什麼就來吧
2025的第一天 就好好的放空充電吧
明天開始迎接挑戰
... See MoreSee Less
迎接2025 ,把不開心的不好的全部留在2024 ,新的一年重新開始,一切都會很好,祝福各位心想事成,幸福、平安、快樂
而我就繼續來當家人最大的靠山
爸爸最擅長拍的就是背影了🤣🤣
... See MoreSee Less
[韓國空難有感]
雖然已經過了兩天,忙完今天的看診,看了很多新聞的報導,心裡還是蠻感慨跟難過
韓國濟州航空空難事故造成了179人喪命,這樣的悲劇讓人唏噓。
不瞞您說我的太太曾是空服員,雖然她現在已經不再飛行,但每次看到類似的事故,我都會不禁聯想到,如果這個班機載的是自己的親人,該如何面對?
這個問題就像是:如果明天 或是明年是世界末日 你最想要做甚麼?
沒做過會後悔的事
過好每一天
曾經後悔沒做的事
大家都覺得我是個很正向的人?
但其實我也度過很幽暗的人生歷程
所以現在才覺得 把握自己的每一天生活
是很重要的
想做的事 現在就去做 別等明天了 沒人知道明天或是意外那一個會先到來
即時行樂 即時行善
即時對你的家人朋友們好一點
空難事故所帶來的痛苦與失落,不僅是對當事人的家人朋友,更讓我們檢視:如果明天飛機失事,是否我無愧於自己/家人?
希望大家能夠把握當下,過好每一天。
沒人知道明天或是意外那一個會先到來
為空難的受害者獻上我的哀悼,並願他們的靈魂得以安息….
罹難者的家屬保重
照片來源:公視新聞網
... See MoreSee Less
最近台北馬後 診間許多小腿緊繃的患者 其實常見是:臀肌失能造成的代償反應。純放鬆小腿,效果有限且不長久
案例:
35歲的林先生是一位熱愛跑馬拉松的跑者。上次比賽後,他感到小腿酸痛,但他認為這只是正常的運動後疲勞,並沒有太在意。
然而,這次跑完馬拉松後,林先生的小腿疼痛持續了一個月,甚至連走路都會感到刺痛,有去運動按摩 或是滾筒放鬆,當下會好點 但隔天通常更痛,這讓他開始感覺不對。
他來診所求診,先觸診時 發現是腓腸肌有激痛點,但他說疼痛處其實更深。
於是經由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小腿肌5cm深的地方 有血流增加的痕跡,局部肌肉纖維出現了明顯損傷。
5cm其實是非常深的肌肉部位 因此疼痛會變得比較模糊 就不是明顯的尖銳性疼痛
也不會一直出現 而是悶悶的痛感。但很難痊癒
其實造成他傷勢的根本原因,是他的臀肌力量不足。
在跑步過程中,原本應該由臀部發力的動作,因臀肌無法有效運作,導致小腿肌肉過度代償,過度緊繃過度使用,最終引發撕裂傷。
又因為比賽 人習慣逞強 就會造成傷勢較嚴重。
患者說:因為三月有東京馬的重要比賽 想要快速修復 於是安排 HAPRP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
這麼深的肌肉,沒有先透過超音波導引,很難達到正確的位置。
於是將HAPRP 自體血小板注入受損區域,幫助肌肉纖維修復,促進癒合。
同時,也幫他安排針對性的復健訓練,包括蚌殼式運動和橋式運動(初階),以強化臀中肌與臀大肌的力量,減少未來小腿的負擔。
進階的訓練,還可以進行動作控制訓練,及DNS運動 訓練效率更好
===
小腿肌撕裂傷是什麼?
小腿肌撕裂傷通常是因運動時過度用力或肌肉過度使用造成的局部肌纖維損傷。常見於長距離跑步、跳躍等需頻繁用力的小腿活動中。
為什麼小腿容易受傷?
許多喜歡跑步的患者會發現,小腿容易出現緊繃感或疼痛。這是因為臀肌無法正確發力,主因還是長期久坐造成臀肌失能,導致跑步時小腿負擔加重,長期累積會導致肌肉疲勞甚至受傷。
正確治療方式:
HA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能有效促進撕裂組織修復,縮短恢復時間。
超音波導引下的注射治療可準確針對病灶,減少副作用與誤差。
如何預防小腿肌撕裂?
1. 強化臀部力量: 通過專業指導,訓練臀中肌與臀大肌,減少小腿代償。
2. 正確熱身與伸展: 跑步前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後注意小腿肌肉放鬆。
3. 漸進性增加運動量: 避免突然提高運動強度或時間。
---
提醒:
如果跑步後持續感到小腿緊繃或疼痛,建議儘早尋求醫師檢查,透過超音波或其他影像檢查找出真正原因,進行對症治療,避免小傷演變為大問題。
... See MoreSee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