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堡醫師,你什麼時候想寫 激痛點跟筋膜炎?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其他 激痛點跟筋膜炎 的文章,
但覺得寫得不夠深入,好像有點了解,但又好像沒有徹底了解這個神秘的 激痛點跟筋膜炎 到底是什麼。
堡醫師:好吧沒關系。但我覺得 激痛點跟筋膜炎 真的。。。有點難講。
也不是 激痛點、筋膜炎 真的很難講,而是要去解決根本的問題,譬如姿勢不良,筋膜炎 才會消失啊!!!
但我其他更重要主題都還沒講完,不想講這個 激痛點跟筋膜炎的故事。你找別人寫吧!
讀者:(敲碗)(敲碗)(敲碗)可是後台顯示你的筋膜炎、激痛點、筋膜疼痛症候群很多人看 很多人點啊!!!
我不管要我看(不停扭動)
堡醫師:好好好,不要扭了。我就來寫 筋膜炎、激痛點與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但看完之後,你還是會覺得改善根本原因比較實際啦! (演完了沒??)
好吧 就是上述的這齣戲,讓出版社編輯找到我 寫下了我的第二本書:

寫完這本書真是胖死我 因為寫書造成的運動減少 久坐 真是 得不償失 理由伯
激痛點是什麼?其實就是 肌肉太緊繃而揪在一起 造成肌肉內血液循環 代謝不良
而產生疼痛的點—意思就是肌肉太緊繃而疼痛!!
而 每個肌肉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肌痛點

激痛點名詞介紹
很重要的名詞解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筋膜炎≌激痛點=肌痛點=板機點≌氣結
其實他們是類似的東西,就是壓了會痛痛的地方。
西醫說這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文言文),就是筋膜炎,也就是激痛點,也是肌痛點,也是板機點。
中醫會說這是氣結,氣不順的地方。
好啦 講氣結大家比較聽的懂 中醫5000年歷史~
但疼痛點,不一定是激痛點。需符合下面的三個條件才是 真-激痛點
為什麼要特別講這個,因為 不是 痛哪裡就是 那裡的氣結塞住。找出真正痛的根源很重要
激痛點地圖範例

(右下角) 頭頂痛竟然不是偏頭痛,而是枕下肌的肌膜炎問題!?!?
耳朵痛,眉毛痛竟然是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太緊繃!?!?
大腿前側痛,結果是腰肌太緊繃??

激痛點常常把疼痛表現在比較遠端的肌肉關節。
但是你去壓”你覺得痛的地方” 常常是沒有問題的。
白話文就是:你自己覺得痛痛的地方,不是問題的根源啦!
你自己覺得痛痛的地方,不是問題的根源啦!
你自己覺得痛痛的地方,不是問題的根源啦!
這就是激痛點的奇妙之處。
那你是不是要問我:那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
就是:要對照圖阿! 所以你把你覺得痛的地方,去對照各個肌肉的疼痛圖
找 打X的地方 就是問題的根源啦!!
若覺得激痛點不夠神奇,可以買書 書裡面有附一張海報 是全身常見激痛點的地圖
對於專業的復健科醫師來說,激痛點是需要背起來的。所以哪裡痛的話,要想到是哪裡的激痛點。
恩,這一點都不困難 因為我已經背了快10年了。
激痛點對我來說 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神秘疾病-筋膜炎-筋膜疼痛症
因此,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講起來是個相當神秘的疾病。怎麼說呢?就是「怎麼治療都有點效,但都不完全有效」。
白話文的意思就是
民俗療法:按摩 揉捏 敲打 刮痧 拔罐 放血 草藥敷 給蜈蚣咬一下 被蜜蜂叮一下 吃蛇肉熱敷 都會有點效
復健:電療 吃藥 打針 都會稍稍緩解,但—若是根本造成激痛點的因子沒改善,很快就會回復原來的症頭。
所以你來我的診間,看過我的這篇文章,還說「我想要治療我肩頸的肌筋膜疼痛症」
我會 不自覺的眼角嘴角微微往上翻 還是會好好地跟你解釋
「你應該是低頭族、長期姿勢不良導致的筋膜炎吧!」
沒看過這篇的就算了GOD BLESS THEM
這些名詞代表一樣的意思。
現代人常見因 肩頸痠痛、長期姿勢不良 等等原因,造成肌肉內局部緊繃,而有劇烈壓痛點。這些激痛點會向遠端傳遞痛覺,就是所謂的筋膜疼痛
因此人們常搞不清楚—我整片都會痛耶,但醫生怎麼都沒有檢查我痛的地方?
『痛的地方常常不是真正問題所在』
『導致激痛點的另有其人』
『找出真正痛的根源與原因,是醫師/治療人員的責任』
其實說激痛點沒用也不太客觀,因為我自己還小還不太懂物理治療的時候,也是喜歡用按摩棒、球去按摩上面的大紅色點。
那些是人體上背部最常見的 【*活躍激痛點】,按了還是相當輸湖愉悅快樂的。
左邊大紅點是上斜方肌的肌痛點。右邊是提肩胛肌的大肌痛點。常常灰長痠痛
*活躍激痛點=Active trigger point-會主動的疼痛。意思就是休息不動的時候也會痛,肌肉緊繃到跟你本人求救啦!!
反之,潛伏激痛點=latent trigger point-不主動的疼痛。但壓了會痛痛的。潛伏激痛點的位置容易在你本人-體力虛弱精神耗弱壓力很大睡眠不足被老闆罵昨天感冒被老婆罰跪 的時候變成活躍激痛點

幾乎每一條肌肉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肌痛點。有些很特殊的就比較容易被認出來。如左上角的【膝窩痛】幾乎可以認定是【膕肌】的激痛點問題
真-激痛點3個重要特色
真-激痛點有三個最重要的特色,必須全部符合:
1. 局部疼痛-壓的地方會疼痛
2. 轉移疼痛-除了壓的點會痛之外,還會轉移至其他遠處
3. 局部抽搐反應-以針刺或針灸刺激,會產生肌肉的局部抽動反應
白話文:壓了很痛,還會導致其他地方痛。用針戳 (針灸的針,或是打針的針 都可以)
可以快速放鬆激痛點,然後戳到的地方會產生肌肉的局部抽動反應,有點像 電一下的感覺。
如果醫生 不幸 幸運的戳到了肌肉內的這些結節,就會像電到一下,【瞬間】肌肉就鬆了。
粉奇妙的感覺,顆顆。
但不是現在放鬆完就沒事了。若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根本原因未解除 ex.姿勢不良、低頭、圓肩駝背等,緊繃的肌肉很快就會再次快速緊繃。
你看,我又跟你說一次 根本原因粉重要
如:長期姿勢不良、扁平足等姿勢症候群、筋膜症候群、軟骨受傷退化、神經壓迫、內部肌腱關節受傷,皆會導致人體表面產生局部激痛點,以及放射狀疼痛、遠端疼痛等。
此時激痛點只是表像,需要治療「根本的深層受傷」,否則一直放鬆肌肉只是治標而非治本(像你每週去按摩)。
講到這裡,想必你已經很瞭解什麼是筋膜炎與激痛點了吧 應該還是不太懂什麼是筋膜炎,我就大發慈悲的舉兩個案例吧~
筋膜炎的案例說明
案例1:30多歲男性,因重訓而肩膀旋轉肌腱撕裂傷,導致上臂肌肉因過度緊繃而十分疼痛。
此時需治療根本的 “旋轉肌腱撕裂傷” ,上臂肌肉才會漸漸的慢慢的放鬆與不痛痛
案例2:50多歲女性,因五十肩關節沾黏,導致上臂肌肉因過度緊繃而十分疼痛。
但此時需治療根本的 “關節沾黏” (ex.肩關節增生擴張治療),上臂肌肉才會漸漸的慢慢的放鬆與不痛痛
若只有針灸、按摩上臂的肌肉,而沒有治療根本的問題,狀況就會起起伏伏
筋膜炎的治療方法
治療筋膜激痛點時,急性發炎時會整片筋膜疼痛,找不出明顯的激痛點。此時需先降低身體整體發炎狀態(如-藥物、3合1針劑降低發炎、熱敷冰敷電療),直到慢性期才找的出確切的板機點。
等到慢性期,需 多次治療 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治療方式有
3M物理治療
增生治療
震波治療
等等皆可
治療後,還是需搭配運動 如:筋膜伸展、核心強化、肌力強化運動。才能長期確保治療效果。

激痛點最後的重要提醒
筋膜激痛點最常見的根本原因為姿勢不良、肌力不平衡、肌肉代償等等的問題
積極矯正不良姿勢才是長久不痛的法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