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大作戰
文/ 侯鐘堡 醫師
閱讀有趣度/★★★★
是人就躲不過過敏原!
過敏過敏,現代沒過敏的人真是太難能可貴了。 無論是對 媽媽或是老師過敏 塵蟎過敏、牛奶過敏,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而且找不到人怪罪)。 痛苦在於:潛在兇手太多—兩個星期前吃了一個奇異果,導致今天頭皮發癢?OMG,別鬧了…我不只吃了奇異果,還喝了綜合果汁…
會下定決心抽血驗過敏原,是因為前一個月頭皮實在癢到不行,就是過敏啊,(加上脂漏性皮膚炎)癢到 想要輕生 只好一直擦類固醇藥膏,但這東西也是不能長期擦下去的啊。(*副作用:皮膚變薄,微血管增生,治標不治本等)
誰可能是慢性過敏受害者?
以下這幾種疾病與人體的慢性發炎、慢性過敏都有一定的相關性。
異位性皮膚炎 慢性蕁麻疹 慢性疲勞 腸躁症
慢性頭痛偏頭痛 慢性纖維肌痛 慢性關節腫痛
長期情緒失調失眠 自閉症 過動兒 自體免疫疾病
維基百科所列症狀
消化:長期腹瀉、腸胃脤氣、便秘、打嗝作嘔、嘔吐
呼吸:過敏性鼻炎、氣喘、鼻竇炎、呼吸道不暢通、長期咳嗽
皮膚:濕疹、蕁麻疹、紅疹、毛囊發炎、皮膚乾燥
耳朵和眼睛:眼睛發癢、耳鳴、中耳積水
其他:頭痛、頭暈、長期疲勞、肥胖、全身水腫
瞭解慢性過敏原 [以下為IgG慢性過敏指標]
[一般人所稱之食物過敏,通常是指*急性過敏。
常見症狀:唇舌腫脹、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皮膚紅疹、蕁麻疹、腹痛等。
一般人一吃過沒多久就馬上有反應,所以大部分人都知道來源,如何去避免接觸。
[慢性食物過敏又稱「**延遲性過敏反應(IgG過敏)」,需要吃入大量的過敏原食物後才明顯產生症狀,且往往在24小時甚至在2週後才產生症狀,所以極難去分辨過敏原為何。
不同於急性食物過敏,每一種食物都可能成為慢性食物過敏的過敏原。]
*抗體(IgE)與抗原結合,並刺激肥大細胞(mast cell)釋放出組織胺(histamine)
**IgG過敏又稱Type IV過敏,統計有45%成人有此反應。
更詳細IgE過敏Wiki
檢驗方法:通常為抽血,使用ELISA(免疫螢光法)測試
過敏原結果分析
超幸運—黴菌、塵蟎不會過敏!難怪每次收衣服時棉屑亂飛,還不會太痛苦。
超崩潰—蛋白、蛋黃中度過敏!!現在有人不吃蛋的嗎??!天啊
肉類、海鮮—SAFE
再崩潰—花椰菜、四季菜、竹筍 中度過敏。。花椰菜out,那我要要怎麼練身體…還好本人不是吃素的
持續崩壞—奇異果、櫻桃、葡萄柚… 我該慶幸香蕉超不過敏嗎。我是台灣仁
大崩壞—黃豆嚴重過敏擦邊、玉米中度!!! 歐 我的豆皮壽司、豆漿健身計畫、以及各種OOXX… 玉米過敏,那麼很多飲料糖漿都是玉米做的,那麼飲料都不能加糖!
其他—蔥、蜂蜜、白胡椒 輕度過敏
總結而論
看報告結果,相信就是會重複崩潰的過程。慢性過敏的東西根本無遠弗屆也無法猜出。沒檢驗前,八竿子不知道自己黃豆嚴重過敏。蛋黃蛋白、玉米、奇異果 中度過敏,根本避無可避。
急性過敏的部分都SAFE。但是文明病就是 慢性過敏 啊!這種人體慢性發炎的狀態,跟失眠、情緒、腹痛、慢性疲勞、偏頭痛、莫名疼痛等等,甚至 癌症 都有一定相關性。
處理及避免方法,最好就是:不要吃、少吃、隔久一點再吃。 嚴重過敏的最好從此掰掰。
以下建議 From Wiki
戒口、食物更替及安全進食是處理延遲性過敏的重要方法。[9] 而食物更替法的重點在於均衡飲食。因此,要預防患上食物過敏,就盡量不要在一天內進食不同食物,盡量保持簡單;但同時每天要吃不同種類食物,讓飲食內容多作變化。
要達到食物更替法的最佳效果,可利用食物過敏測試的結果作為參考。如果對某種食物輕度過敏,最理想是隔七天才吃一次,三個月後可改為四天吃一次。而中度和重度過敏的食物,最好是戒食六至九個月。而戒口期的長短,要視乎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以及個人戒口情況是否徹底。戒口期完成後,可因應身體情況,將致敏食物再次引入飲食當中。由於食物對身體影響大約會維持四天,因此可先在膳食中剔除過敏食物,然後再進行以四天為一單位的食物更替;重點是注意進食的份量及次數,不要在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同一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