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錯誤姿勢,從實踐行為改變理論開始!
原力復健科醫師、超級鐵人三項選手/侯鐘堡
「對於背痛的解說,其完整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是我目前最推薦的背痛專書。」
我會以這兩句話來形容「養背,明年更年輕」這本書。書中對於背痛的各種內容寫得完善又詳盡,包含病因、案例、該如何做運動訓練、心態上要怎麼調整。其中,也提及我個人認為很重要的行為改變理論。
其實,對於醫師而言,看病、下診斷不難,但要能改變患者的錯誤行為,卻非常困難!要想改變一個人的錯誤行為,需要經由 行為改變的五步驟:
‧認知:
首先,患者必須有自覺,能認知到自己的行為是不良、不正常的。例如,某些患者每天不斷對家人抱怨自己哪邊痠、哪邊痛,卻不願做任何治療,直到家人再也無法忍受,才被半強迫的帶來就診。患者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反而會認為是家人不夠包容:「年紀大了,身體會痠痛是正常的吧。就是因為我老了,所以才會關節退化啊!」
關節退化,很大原因是運動量不足、核心肌群無力、長期姿勢不良,或是運動方式錯誤所造成,並不是年紀大,關節就一定會退化。
‧想法:
患者自身必須要有想改善身體狀況的想法,而不是抱持著:「復健做治療好麻煩喔,原本的生活很好、很輕鬆啊!」這樣的心態。或是,將維護自身長期健康的責任,全部都被動的交給治療師、儀器,一週只去復健治療一次,卻期待病況會自動好轉。
一週共有168個小時,每週做一次復健,其實只占生活中168分之1。每週單靠這一個小時給儀器治療,就期待病況能好轉,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
‧改變中:
下定決心要改變,卻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嗎?此時就需要有專人指導。最好是由專業醫療人員或教練協助,可以針對動作來評估與判斷,並且提供專業解析,對於錯誤行為能更有效率且準確的矯正與改變訓練。
在我看診的經驗中,遇過許多患者堅持自己所做的矯正動作都是「對」的,但身體疼痛狀況仍然沒有好轉(許多民眾認為,只要照著網路影片上,那些舒緩的動作,就能輕鬆解決各種疼痛問題)。
其實,大部分的人,即使是專業醫療人員,在沒有專人一對一指導之下,單靠模仿影片來做運動,很容易產生錯誤的姿勢或使力方式,反而會延伸更多肌肉代償(按:為達到某個目標,卻因某種原因無法達成,而由其他動作代為﹝輔助﹞完成的過程)或痠痛問題。
我年輕時也曾因疼痛問題,嘗試許多矯正運動,但發現運動後,疼痛症狀根本沒有改善。在經過專人指導,才發現其中有許多重要的訣竅,是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察覺,並且立即糾正、矯正姿勢(許多影片為了能親民普及,其內容大多無法深究,只能提供一個概念)。
‧已改變:
已經能用正確的姿勢開始運動,但動作還無法做的很純熟,偶爾還是會有錯誤發生。
恭喜你距離最後「完全改善」的狀態已經非常接近。這時你應該能體認到「正確」與「錯誤」之間的差異,甚至能為有同樣困擾的朋友或是家人提供簡單的指導。這時要持續練習,增加動作的熟練度,將正確的動作刻印在潛意識中,由身體來帶動,而不再需要一邊動作,一邊由大腦想著下一步該怎麼做。若還需要思考,就表示仍需要藉由大腦來思考何謂「正確」,尚未成為身體的自動化反應。好比鋼琴家在演奏時那飛舞的手指,已經將琴譜化作身體直覺動作,不需經由大腦來控制或思考。
‧改變完成:
至此已完全擺脫疼痛困擾,並且深刻的體驗、信任這套行為改變理論,並且內化、實踐於生活中,甚至可以當個布道者或是促進者,將自身經驗分享給周遭的人。
最後,祝福各位讀者,藉由這本書的內容能獲得所需的幫助,並且和我一樣享受閱讀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