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前側疼痛?小心可能是前十字韌帶受損!
這篇文章想讓你知道的是:膝蓋前側疼痛持續不斷,休息也無法改善,尤其運動後加劇?即使X光檢查正常,也很可能是前十字韌帶(ACL)受損,應及早就診評估。
前十字韌帶受傷案例
案例:33歲女性小蕙
小蕙平日熱愛羽球運動,但一次打球時不慎扭傷左膝,自此膝蓋疼痛成為長期困擾。最初膝蓋腫脹明顯,隨後疼痛雖減輕,但日常活動中開始出現以下症狀:
- 上下樓梯時偶爾感到膝蓋無力
- 久坐後站起來需要“喬一下”膝蓋才能活動自如
- 運動後膝蓋經常腫脹
- 膝蓋無法完全蹲下,彎曲時有卡住的感覺
小蕙曾多次嘗試冰敷、熱敷及口服止痛藥,雖然疼痛稍減,但膝蓋的無力感卻持續存在,甚至大腿肌肉出現明顯萎縮。最終,她決定前往復健科就診,確定是否為前十字韌帶受損。
診斷及檢查方法
在臨床上,藉由理學觸診檢查(如前拉測試、Lachman測試、膝蓋扭轉測試)可進一步確認前十字韌帶是否受損。MRI影像檢查也能協助診斷韌帶的撕裂程度,給予更完整的治療評估。
前十字韌帶受損的自我感受
患者多數描述患側膝蓋感覺異常,像是“鬆鬆的”或“說不出來的怪異感”,這通常是前十字韌帶的典型表現。建議諮詢運動專科醫師,以進一步確認。
前十字韌帶受傷的常見症狀
- 隱性疼痛:膝蓋深層悶痛,特別是在彎曲或蹲下時加重,感到卡住或無法完全彎曲。
- 無力感:上下樓梯或日常活動中常有膝蓋不穩的感覺。
- 其他症狀:肌肉萎縮、腫脹感等,每位患者表現不盡相同,故需經專業檢查。

前十字韌帶撕裂傷的治療方式
在小蕙的情況下,經診斷確認為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傷,建議採用HAPRP注射來促進修復。治療計劃如下:
- 膝蓋抽積水,減輕腫脹。
- 前十字韌帶HAPRP注射。
- 注射後48小時內冰敷,之後改熱敷。
- 一週內避免運動,之後可開始輕度股四頭肌訓練。
- 使用電療促進肌力恢復。
- 建議搭配韌帶修復營養品,加速復原。
為何前十字韌帶受傷難以恢復?
前十字韌帶屬於緻密韌帶組織,自我修復能力有限。放置一年不動也難以自行痊癒。對於慢性疼痛,HAPRP注射是當前效果顯著的治療方式,能有效緩解症狀並促進韌帶再生修復。
前十字韌帶受傷常見Q&A
Q1: 為什麼膝蓋前側疼痛,卻找不出明顯的原因?
A: 前十字韌帶受傷時,膝蓋深層的疼痛常常表現得較隱性,不易在表面找到具體的痛點。因此,儘管X光顯示正常,受傷的韌帶仍可能引起不穩和隱約疼痛,需通過理學觸診檢查來確認。
Q2: 前十字韌帶受傷後,多久能夠完全康復?
A: 康復時間取決於受傷程度與治療方式。輕度拉傷可在數月內恢復,若進行PRP或HAPRP注射等治療,通常會加速康復過程,但仍需配合物理治療和適當的肌力訓練。通常,較嚴重的撕裂傷可能需6-12個月的時間恢復。
Q3: 為什麼膝蓋會感到“鬆鬆的”或“怪怪的”?
A: 前十字韌帶的損傷會使膝蓋的穩定度降低,讓人感到膝蓋“鬆鬆的”或有不明顯的疼痛,這種異常感覺源自韌帶喪失穩定膝蓋的能力。這時,建議進行專業診斷,以評估膝蓋的穩定狀況。
Q4: 前十字韌帶受傷後需要手術嗎?
A: 並非所有前十字韌帶受傷都需要手術。對於部分撕裂或輕微損傷,非手術治療如PRP注射和物理治療通常能有效改善症狀;但若是完全撕裂且伴隨膝蓋不穩的情況,手術可能是更長遠的解決方式。
Q5: 冰敷和熱敷哪個更有效?
A: 受傷初期的腫脹期,建議使用冰敷來減少腫脹與疼痛。進入慢性疼痛階段後,熱敷有助於放鬆周圍肌肉,改善血液循環。視情況交替使用冰敷與熱敷,可達到最佳效果。
Q6: 前十字韌帶受傷後可以運動嗎?
A: 初期應避免激烈運動,特別是會加重膝蓋負擔的活動(如跑步、跳躍等)。在康復期,可以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輕度肌力訓練,尤其是股四頭肌的強化訓練,有助於改善膝蓋穩定度。
Q7: 如何防止前十字韌帶再次受傷?
A: 預防再次受傷的關鍵是增強膝蓋的穩定性和肌力,尤其是股四頭肌和核心肌群的訓練。此外,避免過度負重及急停轉向等動作,配合正確的運動姿勢與護膝防護也能有效降低受傷風險。
Q8: 前十字韌帶受傷為什麼會導致大腿肌肉萎縮?
A: 韌帶受損會影響膝蓋的穩定性,身體會自發性減少使用該膝蓋,以減輕不適,長期下來造成肌肉失去刺激進而萎縮。因此,在康復期間加入電療(電刺激)及針對大腿肌肉的訓練,有助於防止萎縮並促進肌力恢復。
Q9: 前十字韌帶受傷後還能參加運動比賽嗎?
A: 是否可以重返賽場取決於受傷程度和康復情況。輕微的損傷在適當康復後,通常可以恢復正常活動。對於嚴重損傷,需等到膝蓋穩定性和肌力完全恢復後,才可進行高強度運動,以免增加再次受傷的風險。